“国内考研”VS“日本读研”有什么区别,哪个更简单?

2025年考研初试已经落下帷幕了,经常会有人把“考研”与“留学”放在一起比较。作为本科毕业后继续升学的两大途径,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?今天我们以日本留学为例分析一下,写给还不知道该选择考研还是留学的你。1.选拔机制不同日本大学有“申请”与“考试”两种入学模式,它们的选拔标准略有不同。申请制一般没有笔试,而是以材料审查和面试为主。学生一般需要提交语言成绩、个人履历书、研究计划书、论文、大学成绩单、标化成绩等材料。申请制看重的是学生本科期间的综合表现,而不是一次考试的分数,适合条件优秀但不太擅长考试的人。考试制与国内考研的模式就很相似了,考试分数是重要的录取标准,这也是日本大学的主要入学模式。很多人以为出国留学就不用考试了,然而日本是个例外,考试难度也不低。2.考试标准不同上文提到有申请与考试两种入学机制,如果通过考试入学,就要参加修士选拔考试,类似于国内的考研笔试,不过两者的考试标准不同。日本的修士(硕士)考试的重点是专业课素养,不会涉及政治类科目,考生只要潜心钻研专业课就足够了。对于不擅长背诵的同学来说,这一点还是比较好的。以电气工学为例,电路、电磁学、信号与系统、数学都是重点考察的内容。但是,日本没有统考,每所大学每个研究科的考试时间、内容都有差别。所以你可以参加多所学校的考试。备考不同学校时,要根据各自的考试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准备。3.外语要求不同国内考研,不分专业,外语普遍是英语,只有极少数学校可以接受日语和俄语。日本不同专业对外语的要求不同,主要分为日语和英语。(SGU为纯英文授课,只需要英语即可,不再单独讨论)想要报考人文社会学系的研究科,需要有日语N1证书,但是国内学过日语的人不多,所以想要去日本留学还需要再多学一门日语。但是对于英语不太好且用日语参加高考的人来说算个福利。想要报考理工类研究科的同学,需要有英语托福一类的成绩,同时也要有能用日语沟通交流的能力(一般是N2),所以理工科同学去日本读研既要准备英语,又要学习日语。4.入学方式不同日本国公立大学和少数私立大学设有“预科制度”,也就是日本的“研究生”。本科毕业后可先以研究生的身份进入导师的研究室,然后再参加修士(硕士)入学考试。国内没有硕士预科制度,学生在大四上学期就直接参加考试了,考不上就继续考。考生无法以预科生的身份提前进入大学,无法在考研前接触教授,接受指导。5.升学周期不同日本大学的开学季通常是4月,少数是10月,而国内的开学季是9月份。如果你合格了日本的4月生,那入学时间就会比国内一战上岸的同学晚半年左右。如果你还要先申请日本的研究生,时间可能还要再延长半年到一年左右。6.学费与学制需要花多少钱也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。日本国公立大学修士(硕士)的学费比国内稍微贵一点,需要交检定料3万日元(仅需交1次)、入学金28.2万日元(仅需交1次)、授业料53.58万日元/年。日本的修士学制为2年,两年读完的总花费大约为7万人民币,如果在修士前再读1年研究生预科,还需要多花2万人民币学费,3年加起来大约需要9万人民币。不过日本大学可以申请学费减免(最高可申请到全免),奖学金种类也非常丰富。私立大学的费用更贵,一年的学费约为5-10万人民币。7.院校认可度从学历上来讲,两国都互相认可对方的学位,在日本取得修士学位后回国可以做硕士学位认。如果在国内发展,中国的985、211认可度更高。如果想留在日本发展,日本的大学认可度更高。相比国际排名,本土企业更看重本国排名。比如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,中国一些211的名次在985前面,但你肯定会觉得985更好。从世界大学排名来看,两国大学的排名较为接近,但中国大学的整体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。在世界前100的学校中,中国的清华、北大名次也领先于日本的东大、京大。以上就是国内考研与日本读研的主要区别,想要了解更多日本留学的知识,可以关注账号查看其它内容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潮流
二战后首次!瑞典将向拉脱维亚及芬兰派驻军队
下一篇:小杨哥老婆把沫沫送进去了,杨爸杨妈陪同引产,更多细节曝光